增值电信: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来源: 日期:2007-3-29 点击次
基础电信业务靠发展用户数量来达到利润增长,随着业务普及和市场饱和,增加用户数量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增值业务在用户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仍能通过不断延长用户消费时间提升ARPU值,得到持续赢利。韩、日电信增值业务成功在于丰富的、针对化的个性应用使电信不仅可以通话,更是时时体现自我,获得享受的元素。VOD、视频通话、个性化铃声、移动电影、上网、定位、手机钱包等已经网罗了生活各个领域,随时随地见到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人使用各种增值业务也就不足为奇了。瞄准韩、日“榜样”,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目前短信唱独角戏的局面一方面显示这一市场仍在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更展示了潜力的巨大。有预测表明,2005年国内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将达到10万亿元规模。
但是,与韩国、日本的差距及国情不同也使国内增值业务不可能完全照搬韩、日模式。受国内消费水准、用户需求以及终端等因素限制,视频、多媒体等增值业务在国内还显超前,这是短信之后数据增值业务杀手级应用迟迟浮不出水面的根本原因。相反,一些定制和设置灵活、使用简单却同样个性化的语音增值业务却因适合国内市场而如鱼得水,后来居上。增值业务曾几乎被等同于用在手机上的各种数据业务,但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几大运营商的彩铃、语音短信、开心宝典、音信互动等一批语音增值业务发展势头已直追短信,给电信运营商及众多SP带来切切实实的利润。彩信、JAVA等数据增值业务对终端有特殊要求,不菲的价格使作为增值业务主力消费群体的年轻用户被拦在门外。而语音增值业务对终端没有限制,潜在用户群极为广阔,加上使用简单,时尚新颖,一开始就黏住大批年轻用户。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显示,中国移动有近6000万将成为音信互动业务的目标用户,IVR业务在今年的市场收入将达到30亿元以上。其实,语音增值业务的火爆态势也在全球蔓延,比如“彩铃”发起者SK电讯的用户已有40%申请了这项业务,是SK 电讯所有业务中增长最快的。而IVR在台湾为运营商带来的收入已是短信的10倍。
蛋糕虽大虽好,这块市场的竞争却更加复杂而激烈。与传统基础电信产业链相比,增值电信的产业链更加开放,除了传统的设备商,终端厂商、SP、系统集成商等都期待在这个庞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目前电信增值市场竞争秩序仍不够完善,一些鱼龙混杂的企业不惜损害行业及消费者利益的短视现象仍时有发生,处于初期阶段的增值业务市场也还有许多“短板”。比如,SP们还需要花大力气建设真正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应用和内容;运营商还需改造网络和平台提供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对参与增值业务平台建设的厂商来说,同样需要加快脚步。比如,语音增值业务平台的要求远高于传统基础电信业务的硬件平台,既要有大的容量、大的信令接入方式和高稳定性、高密度、高性能,国内厂商相应产品能达到要求的寥寥无几。最近推出电信级语音板卡的CTI厂商东进技术即认为,厂商已不能只提供低层硬件产品,而要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要深入了解运营商、电信用户的需求和未来增值业务的发展趋势。
打短线将越来越行不通,由最近电信产业部立法规范短信SP可看出主管制机构已将增值电信市场纳入重点管理范围。未来几年,市场洗牌和规范化将是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的主题。对真正想在这一领域大干一场的各环节企业来说,巨额利润固然令人垂涎,却不能坐等天上掉金子。不论是运营商、SP、各类厂商,要想搭上了这列驶向电信未来的快车,一方面需要加快步伐,另一方面更需要脚踏实地。
关注“东进技术信息安全”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