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站入口 EN 搜索
Menu
> >
后量子密码:Why?When?How?(下篇)

来源:本站  日期:2024-9-13  点击

轻透几何风大字通知公众号首图.jpg


尽管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活的飞跃与革新,但同时也如影随形地带来了严峻的安全考验,悄然加剧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其中,量子计算被认为是一项可能对未来构成重大挑战的技术,迫使密码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并加强信息安全的防护。发展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攻击的后量子密码技术(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PQC)成为密码界的重要课题。

为了应对量子计算的威胁,全球密码从业者积极研究后量子密码技术,探索了多种技术路线,包括基于格的密码、基于编码的密码、基于多变量的密码、基于哈希函数的密码和基于曲线同源的密码等。

此外,在后量子密码技术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标准化的建立也逐步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后量子密码标准化工作,为后量子密码应用做储备。

除了后量子算法与标准化研究外,将现有密码系统向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攻击的后量子密码系统迁移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实现向后量子安全算法迁移?首先要发现问题,对资产和程序进行归类和分析,及时发现安全漏洞,识别出在后量子时代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


其次要评估,给密码系统做全面体检,通过持续检查安全性和合规性,确保信息安全和系统合规。最后要迁移,要综合考虑密钥安全性和算法可扩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加密需求和技术发展。


一个有效的后量子密码学框架应该包括混合实现、密码敏捷等策略。具体来说,通过混合多种算法来减少系统被破解的风险,比如混合经典密码算法和后量子密码算法实现密钥协商,这种实现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因此在采用之前,需要仔细权衡增加的复杂性带来的好处和挑战,以及加密算法可能被攻破的风险。


在密码敏捷方面,目前后量子密码标准和算法经常变动,这就要求密码设计时需考虑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确保系统能够及时灵活迁移或响应改进的密码算法。


从以往的密码系统标准化发展历史来看,任何密码系统都必须在应用过程中增强和完善性能,后量子密码也不例外。因此,通过新型密码产品的商业化推广使用活动,企业界能够不断积累和分析用户数据,从而促进后量子密码系统安全性能和运行效应的提升。


东进技术作为密码基础产品提供商,紧密追踪后量子密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了解后量子密码算法与协议的核心原理及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标准化工作的最新动态,确保技术发展方向与全球趋势同步。


同时,东进技术积极投身于后量子密码技术实践,升级密码硬件模块,同时支持经典密码算法和抗量子密码算法,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加稳固、适应未来挑战的密码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密码应用的创新与发展。